桥牌中总墩数定律的验证与解读
王玉富 陈鸿弋 王翰钊 蔡方平
对一组10000副随机牌样本,通过对每一副牌用双明手分析软件分析并统计,得到如下分布表:

3.典型牌例解读
第2副:Z =(12+4)-(8+8)=0
第5副:Z =(11+7)-(8+8)=2
第6副:Z =(4+11)-(8+7)=0
第7副:Z =(10+6)-(8+8)=0
第8副:Z =(8+8)-(8+9)=-1
本次检验的10000个样本中,偏差最大的为+5(仅有1副),是第8488副。
第1004副:Z=(9+8)-(11+10)=-4
一般来说,每一副牌每一方的两家,至少有一门花色达到7张配合,通常有8张、9张甚至10张以上的配合。总墩数定律结合二三法则,可以确定我们一方应该竞叫到的大致阶数。
(1)双方大牌点基本相等(18,19,20,21点的情况):总墩数定律支持双方各自叫到自己与同伴最长一门花色张数之和的阶数。一般来说,有7张将牌配合,可能完成一阶花色定约;8张配合可能完成二阶花色定约;9张配合可能完成三阶花色定约;10张配合,则可能完成四阶高花成局定约。这是现代叫牌法中针对5张高花体系的伯根加叫的依据。
通常情况下,双方都有8张或更多的花色配合,总墩数大于16,双方都可以完成二阶花色定约。但若没有更多的将牌配合,完成三阶定约就有困难。这也是常说的“平牌争二不争三”的道理。
(2)双方牌点相差一张K或A的实力(一方23-24点,另一方16-17点)。
①如果双方都是普通8张配合,总墩数仍为16。牌点较高的一方有望赢得9-10墩;牌点较低的一方大概只能赢得6-7墩。牌点高的一方进局有风险,如果叫到四阶高花,牌点低的一方通常不应该做“牺牲叫”,除非自己一方有10张以上配合。
②如果双方都是9张或10张配合,总墩数达到18-20,牌点高的一方可以轻松完成四阶高花定约,牌点低的一方可以根据局况做出合理的牺牲。
(3)一方牌点达到成局标准(一方25点以上一方15点以下),这时牌点高的一方成局是必然的。即使没有8张以上花色配合,通常也能完成3NT定约。牌点低的一方,如果有牌型优势,例如有9张以上配合有单缺,就应该尽量提前做出破坏性的“牺牲叫”,这是现代叫牌理论中跳加叫作为牺牲叫的理论依据。
(4)在竞叫过程中,要根据叫牌获得的信息和自己的牌型,对“总墩数”和本方的“赢墩数”进行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考虑。
①对方的长套花色中,有单张K、Q或双张KQ、QJ、Qx等不利因素,本方期望的赢墩数下调1墩。
②将牌数达到9时,若有一家是3张以上小牌,另一家是单张,本方赢墩数上调1墩;另一手是缺门时,本方赢墩数上调2墩。
③单张对单张小牌、双张对双张小牌时,赢墩数下调一墩;另一手有K、Q时,下调2墩。两手牌型完全相同下调2墩。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愚夫桥牌学堂